音乐学院举办“抗战歌曲中的中国精神” 课程思政研讨暨理论学习会

发布者:李金鹏发布时间:2025-05-08浏览次数:24

2025年5月7日下午,音乐学院在101会议室开展“抗战歌曲中的中国精神课程思政研讨暨理论学习活动。学院党委书记王晓泉、党委副书记张甜,声乐系课程思政团队全体教师、学院全体辅导员、《山河见证·战歌回响》音乐会参演学生以及本科生党支部、研究生党支部党员代表参会,会议由张甜主持。

活动聚焦抗战时期音乐作品的精神解码与当代诠释张甜在开场导学中指出,本次研讨会既是对抗战精神的深度理论学习,更是推进课程思政与专业实践深度融合的创新尝试。声乐系特别策划的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音乐会通过模块化设计,将20余首经典曲目按伟大抗战精神的四个维度划分为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四大板块,并特别设置江苏抗战歌曲板块,彰显地域红色音乐的传承。

王晓泉通过沉浸式历史叙事,带领师生回顾艰苦卓绝、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引导师生体会抗战音乐创作的艰辛历程。从歌曲的创作轶事、传唱历程到现实的悲怆呐喊、铿锵节奏,文艺工作者满腔热血地以音符为枪、用歌声铸剑形成了壮丽史诗。王晓泉强调,本次研讨会是学院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重要实践,要求将抗战音乐研究纳入音乐中的党史特色课程体系,逐步形成具有示范价值的课程思政案例库同时希望声乐系以课程思政系列音乐会为基础,系统梳理红色音乐教育资源,加强资源整合、凝练项目主题,打造音乐思政育人品牌。

学习活动中,声乐系课程思政团队教师相继发言认为本次思政音乐会排演需实现将历史记忆转化为艺术表达,将革命精神转化为情感共鸣,求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实现艺术表现与精神内涵的双重突破。

   参演学生代表表示,通过研读曲目背后的历史语境与创作背景等资料团队将以多种形式,以当代青年的视角诠释历史回响。在后期排演中一定认真进行艺术表现中情感表达精细化雕琢,力求“520展演”中呈现有温度、有厚度、有力度的舞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