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晚,管弦系2025年首场课程思政音乐会,青年教师陈美宏倾力指导的管乐五重奏音乐会在音乐学院演奏厅隆重举办。本场音乐会以音乐为纽带,将思政教育与艺术实践深度融合,传承红色基因,展示课程思政建设成果,为观众呈现了一场震撼心灵的精神盛宴。
音乐会以经典曲目《我和我的祖国》拉开序幕,激昂的旋律瞬间点燃全场观众的爱国热情。首次公演的木管钢琴六重奏《心佑雪域情》,由南京艺术学院退休教师庄元教授为“心佑工程”特别创作,作品以悠扬婉转的曲调讲述医务工作者远赴高原边疆救治先心病患儿的动人故事。主创之一、音乐教育系庄艺副教授现场分享创作背后的感人点滴,深情阐释了作品蕴含的温度温情。受邀出席音乐会的该团队医务人员纷纷表示,音乐直抵内心,感人至深。
整场演出紧扣“山河共美·文化同根·英雄不朽·强国有我·青春担当”主题,展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精神。木管五重奏演绎的各族各地民歌令人陶醉其中,《在那遥远的地方》以西北民歌的豪放柔情赞颂祖国壮美山河;《阿里山的姑娘》以轻快旋律传递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深情厚谊;《瑶族舞曲》用灵动音符描绘民族团结的欢乐画卷;《草原名曲联奏》融合《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与《草原英雄小姐妹》,致敬草原儿女的坚韧品格;《疆域风情》则生动展现新疆各族人民的团结奋进。耳熟能详的经典旋律,如同一幅幅壮丽的画卷,在观众面前徐徐展开,展现出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起人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
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主题音乐作品引领大家回顾艰苦卓绝的往昔,珍视来之不易的当下,展望充满希望的未来,将整场演出推向高潮。《游击队歌》以铿锵有力的节奏,重现了抗战年代的英雄气概;《快乐的女战士》以欢快的旋律,诠释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希望的田野上》奏响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奋进强音。音乐会特别邀请了我院退伍学生双簧管专业大四陈奕含同学领唱《强军战歌》,其铿锵有力的誓言彰显了青年一代的使命与担当。音乐会压轴节目,全场观众与演职人员齐声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激昂的歌声响彻演奏厅,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献上了最深情的礼赞。
本场音乐会不仅是庆祝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建系10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更是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实践课。在为期两周的艺术实践周,陈美宏老师悉心指导,管乐演奏专业同学精心排练,不断提升技艺,默契协作,将红色精神有机融入艺术表达。这场演出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堂与全体观众共享的思政实践课。现场观众不禁感慨:“音乐与思政的交融,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艺术的感染力与历史的厚重感。”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一直在努力,以创新形式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用艺术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