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活态传承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基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研究个案的几点思考

发布者:李金鹏发布时间:2021-05-24浏览次数:2665

2021年4月23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美育发展与研究中心主任吴修林教授在音乐学院211教室基于其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传统艺术活态传承模式研究与探索”,从课题的思考与度量、设计与论证、经历与成就、“活态传承模式”的主要指向、回顾思考展望与启示期盼五个层面展开了讲座。

吴教授指出,我们应谨遵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践行“中华文脉”承传与“民族根魂”永驻的时代使命;应牢记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书写“艺术传承”研究与“区域文化”服务的职责担当;应投身教育改革与演艺实践,坚持“传统精髓”守正与“活态传承”创新的艺术初心。

随着一些传统意义的民族民间文化在当代信息社会的失语、失传,如何有效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已迫在眉睫。在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思路方面,他指出,“民族演艺品牌”以面向游客文化需求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或旅游文化精品项目为核心;以活跃人民群众文艺生活日常需求的文艺展演为依托;以策划新的民族文化演艺品牌创意实践项目为探索。

吴修林教授把课题研究主体的框架设计涵盖了“历史文化遗产”“旅游演艺产业”“当代演艺事业”三大领域主题,并主要结合“校园文化”“社区群众文化”“景区旅游文化”的演艺现象模式来展开阐述。

面对研究所需的资料和数据,吴修林教授主要做了非遗品牌类、区域文化类、艺术教育类三个层面的调研。面对研究主题的演艺与传承,他亲历了大力弘扬校园演艺品牌与文化辐射影响、构建多维战略合作联盟与创新办学模式、合力推进民族演艺创新与文旅融合协同三个层面的实践探索。

在构建研究目标的内容与板块方面,他阐释了“时政学理中的传统文化叙事篇”“文艺生活里的演艺品牌创建篇”“现代视野下的艺术活态传承篇”三个层面的重点问题。通过三个篇章的论述、总结,形成了对七大传承模式的思考:

其一,非遗政策指引的文化保护模式。国际社会组织和国内各级政府政策的引领正成为最有影响力、最有生命力、最具系统性的传统艺术“活态传承模式”。

其二,传统文化研究的学术传播模式。传统艺术的学术传播是以小众之势担负高端引领、以持久力量而展现最深沉、最有底气的“活态传承模式”。

其三,校园民族演艺品牌的育人模式。校园民族演艺的传播彰显是传统艺术引领中华文化素质和审美培育的最富影响力、最具受众面、最能直达青年灵魂深处的“活态传承模式”。

其四,群众文化演艺品牌。依托区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打造形成的地方特色的“群众演艺品牌”,一定是最具坚定性、最有参与感、最富群众性的本土传统艺术“活态传承”,是最为美好的人民文化生活愿景。

其五,文旅融合演艺品牌的传播模式。“文旅融合的演艺”品牌一旦造就,“文旅演艺传播”就成为了属地传统艺术“活态传承”的一种最有受众、最有自信、最有效益的典范之举。

其六,非遗品牌本体的社会生态模式。不管是更具大众化“非遗”项目的创新传承、还是闭塞小众化“非遗”项目的自我传承,都是以对传统的珍重并在自信和自豪中“活态”的良好存续;而少量成为记忆的“非遗”项目,只能是在历史的时空中去寻觅和保存其存在的文化踪迹,这是需要引发关注的文化生态问题。

其七,传统艺术传承的教育生态模式。“活态传承”的教育生态链一旦形成合力,打通学科、行业等壁垒,将会是最持久有效、最有生命张力的传承模式。

回顾过去、思考当下、展望未来,吴教授提出了四点启示与期盼。首先,于“非遗本体”而言,“政策引领、主客同行”才是硬道理。其次,于”学术研究“而言,“全面关注、深挖细嚼”方显学者初心。再次,于“民族演艺”而言,“守正根魂、出彩创新”才是成功之本。最后,于“美育传承”而言,“珍爱传统、撒播种子”彰显育人使命。

交流中,我院陈洁老师就“传统音乐文化与当下融合的冲突,民间艺人对学术研究的困惑”这一问题提问。吴教授回应,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虽存在脱轨,但学术研究是应具有高度的。只有学者关注,才可能形成政府作为。只有政府作为,才可能在实际生活中有更好的发展。学术研究与社会实际应两条腿并行,学者将实际操作做得更好,民间艺人将文化底蕴打得更坚实,才能更好地传承传播。

最后,就传统与创新的平衡问题,吴教授分享了传统湖南花鼓戏版和湖南师大合唱版两个版本的《海哥与九妹》选段,及《刘海砍樵新唱》和湖南师大附中校友张艺兴融合中国传统乐器和欧美电音的改编版《刘海砍樵》。

正如吴教授满腔热忱的愿景,“传统已来”,我们应充满期待并充分艰辛,美好未来更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