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哲学博士、旅美音乐家、《音乐中国》主编周勤如来我院讲座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12-24浏览次数:3248

  12月8日上午十点,身在美国的周勤如主编线上连线为南艺师生们主讲“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论超越在中国音体系研究中的引领意义和探索功效”讲座。本场讲座由音乐学院麻莉副教授主持,近两百人参与其中聆听讲座内容。讲座结束后,话题被推向另一个高潮,多位同学就周勤如主编的讲座内容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周勤如主编告诉同学们关于他的一些学习经历,他九十年代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教学。他说,在中央院的那段时间同学们都听很多老教师的课,参加很多学术活动,学校的学习氛围很浓厚。他给同学们提出六点听课建议:1.抓住关键词;2.跳出旧思路;3.注意听细节;4.随时记问题;5.课后勤思考;6.结论靠自己。

  1986年,周勤如主编赴美攻读博士学位,主修作曲,兼修西方音乐理论史及音乐民族学。1996年在美国创办“音乐中国”学社并筹办以翻译发表中国音乐文论为特色的《音乐中国》英文学报,为推动中国与世界音乐学术双向交流修桥铺路。他坦言,放弃教学事业坚持做《音乐中国》并不可惜,因为中国失去一位负责的教师并不会很妨碍学术的发展,而做好一本报刊会大大有利于推动中国学术的进步。

  讲座中,周勤如主编说:对音乐学术而言,“工欲善其事”的事指研究对象,即音乐本体及与音乐本体的形态发展相联系的社会与人。“欲善其事”则必须超越对“事”形而下的表层描述,经过行而中的深入分析达到形而上的理论抽象,“器”指科学化的方法论。

  他首先告诉同学们“什么是超越?”他认为超越就是从观念、理论和方法上超越前人和超越自己已有的水平去认知世界。所谓创新、前瞻、领先,其实质都是超越。学术上的超越不是指话语上的标新立异,而是继承精华、扬弃糟粕、摆脱局限,真正在学术上有所发现。理论研究要培养研究者的辨析能力和逻辑思维水平,将形而下的表层归纳和描述经过行而中的深层肌理分析达到形而上的理论抽象。

  另外,他从音乐原理的客观性和一元性、音乐形态的层次等多维度认识中国(东方)音体系。他认为人类的音乐史是一个从史前到现在对乐音谐音的潜力和其他可以入乐的音响潜力不断地发掘和利用的过程。谐音赋予每个乐音在音高组织中的调性原动。中国(东方)音体系是人类对音乐原理认知的一部分,从对象和范畴上来说,具有特殊性。周勤如主编认为中国(东方)音体系由以统一的十二律自然音列(均)为纽带,两律下沉为基本层次关系统合两仪五度相生的原生商调系、派生宫调系和派生角调系从而构成了完整体系。其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绣荷包》家族曲调“是什么”“为什么”,以及运用音频分析法对花音苦音实质进行逆向研究,这也给在场的师生们很多启发。

  周勤如主编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生动形象的线上讲解,令会场同学纷纷表示收获良多。最后,大家还就讲座中精彩内容进行了热烈地探讨与互动。

(葛其红 2019级民族音乐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