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笛乐演奏美学传统的前沿探索 ——王晓俊教授《“诗道情性”与唐宋笛乐审美范畴确立》讲座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12-24浏览次数:2101

  2020年12月16-19日,由江苏省艺术学类研究生教指委主办、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承办的“江苏省研究生‘音乐与舞蹈学(中国乐器演奏专业)’学术创新论坛”学术活动周隆重举行。本次活动周包含5场专家讲座、2场交流音乐会、2场论坛专题发言。南京艺术学院王晓俊教授的讲座《“诗道情性”与唐宋笛乐审美范畴确立》于17日下午四点在音乐学院101会议室举行。讲座由音乐学院副院长杨曦帆教授住持,来自省内具有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资质的多所高校专家、学者、师生参加。

  王老师首先明确了思考这一问题的主要动机:一是探索竹笛演奏艺术面临的现代性路向问题;二是古代音乐技法与美学逻辑问题;三是“根性失落”危机与竹笛文化身份问题。基于此,王老师提出“返本原道”的学术理念并展开探索,试图对上述问题作出局部的回答。

  讲座首先回顾了唐以前中国“笛”的形制及唐宋“诗道情性论”统摄下的音乐氛围,并唐宋竹笛燕乐演奏传统形成,然后重点对唐宋诗词中的笛乐情感母体、笛乐表情形态、笛乐美感类型及审美范畴进行逐一举证分析。其中,王老师先对中国竹笛历时性演奏传统和高文化群体的审美建构现象进行了深刻又精炼的总结,把唐宋两朝中国竹笛在表达逻辑的语言化特征概括为“三种主要情感母题、四种主要表情形态、六种主要笛乐美感类型和四种笛乐审美范畴”。这种结合诗文资料和考古图像的梳理考察,为我们呈现了唐宋时期我国笛乐审美文化的特殊历史景观。王老师指出,这一审美传统的形成,根本上乃是基于三点:一是两汉竹笛诗乐演奏传统导致的音乐表达语言化思维习惯,二是唐宋燕乐演奏实践的影响,三是唐宋高文化群体对笛乐聆听和审美建构。在解读“感时伤怀”情感母题、“忧患”表情形态等相关唐宋笛乐诗作时,王老师为我们揭示了唐宋文人崇高的思想境界和丰富的感性经验。唐宋诗人笔下的笛乐之美,对今天音乐审美理论的建构和民族器乐演奏理论与实践,均具有很大启发意义。

  王老师字字珠玑,与大家共赏“诗道情性”审美思潮下的笛乐之美,两个多小时的时间稍纵即逝。他多年秉持的“返本原道学术理念和“回到古人”的研究实践也给在场师生很大启发。

  刘强副教授最后对讲座做出总结,并鼓励在座青年一代研究生在学好专业技能同时,加强理论研究,为民族器乐表演理论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