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学与世界音乐研究的关系” ——音乐学院学术周系列活动之麻莉副教授讲座报道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12-24浏览次数:1661

  2020年12月10日下午,音乐学院学术周系列讲座进行到了第五场。本场讲座由我院青年学者、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民族音乐学博士麻莉副教授主讲,杨曦帆教授主持。

  麻莉老师的讲座主要围绕着“民族音乐学与世界音乐研究的关系”这一主题,从“不是问题的问题:学科与研究对象的关系问题”“问题的问题:学科与研究对象视角的转向问题”以及由这些问题引发的思考来展开讲述。

  如何理解民族音乐学与世界音乐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她分别论述了国内民族音乐学与国外的民族音乐学所关注的研究对象,指出后者是“一门在德国比较音乐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研究世界音乐,即世界上所有音乐的学科”,而国内的民族音乐研究同样是将世界民族音乐作为其主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因而两者更多是一种学科与研究对象的关系,而非同为学科。那么为什么会将“世界音乐”误认为是一个学科呢?麻老师进一步梳理了民族音乐学与世界音乐的关系。

  民族音乐学发端于比较音乐学,在其发展早期,以圭多·阿德勒(Duido Adler)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开启了现代意义上的音乐区域研究;之后,柏林学派的施通普夫(Carl Stumpf)、洪博尔斯特(Erich Moritz von Hornbost)以及萨克斯(Curt Sachs)等几位学者进一步发展了比较音乐学的研究范式,并逐渐体现出对音乐研究中“文化影响”因素的关注;1950年后,国际上民族音乐学的研究重心发生了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而民族音乐学的研究也发生了由“客体、文本到语境”的转变,并提倡“文化中的音乐和音乐作为文化”的研究理念。伴随着这一转向的还有世界音乐在研究对象中的凸显。1905左右,德国音乐理论家乔治·卡佩伦(Georg Capellen)在比较音乐学的语境中首先提出了“世界音乐”这个概念,认为这是“东西方同时在音乐的奇迹中结合”的“未来音乐”。到了20世纪中期,对异国情调音乐产生兴趣的音乐家进一步增多,恰如巴托克所阐述的: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不仅引发了音乐旋律的交流,更重要的是促进了新风格和种类的形成,同时在生活中又或多或少的将那些旧的风格很好的保留下来,这随之更加丰富了民间音乐自身。到了后期,布鲁斯、爵士、非洲和南美洲这些流行音乐中所发生的大规模的音乐杂交现象,拉维香卡与梅纽因在“东西方相遇”的口号下进行的演出,法国世界音乐日的设立,英国“世界音乐杂志”的创刊等等,均成为世界音乐作为一种热点音乐文化的体现。麻莉老师总结道:1.世界音乐刻画了一个在全球化价值和市场层面上的,对于传统地方和不同音乐表现形式感知的平台;2.它也描述着杂交或者合并,在此它们涉及的是不同地区音乐内容上的融合。麻老师援引Ramnarined的观点进行论述,认为“今天的世界音乐是一个技术与全球现代化的现象,是一个‘多地区的音乐’”,因而它仍然属于一种可供研究的对象范畴,而不能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学科。

  之后,麻老师进一步对世界音乐的概念进行了阐释,她认为世界音乐同样可以视作“全球在地化的表现和对传统的重新定义”,在此基础上,又对“全球在地化”“去民族中心主义”“跨文化/转型文化”“传统与传承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给人以极大的启发。

  讲座的尾声,古琴演奏家成红雨教授以及数位同学也参与到讲座的讨论中,提出自己的疑问或相互交流观点。最后,杨曦帆教授对本场讲座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并给予讲座内容和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以高度的赞许。学术周的系列讲座活动不仅带来了丰盛的学术大餐,也在音乐学院酿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使同学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了学术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