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 丝竹情”刘石师生音乐会成功举办

发布者:李金鹏发布时间:2018-05-28浏览次数:3069

     526日晚,由南京艺术学院主办,音乐学院承办的琵琶行丝竹情”刘石师生音乐会在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厅成功举行。当晚嘉宾如云,许多业内知名的专家、同行、音乐爱好者,以及本校师生到场观看了音乐会。

     听众们对音乐会的热情让老师和同学们出乎意料,宣传海报放出当天订票热线就被打爆,八百多张门票全被订出再无多票。演出前一个小时就有听众陆续进场,演出前20分钟音乐厅已座无虚席,许多同学和琵琶爱好者在知道没有门票的时候仍然选择到场等待演出开始之后进场。

    刘石教授作为江苏省音乐家协会琵琶学会会长,认为在琵琶事业发展的道路上,我们都是行者,举办本场师生音乐会,既是想回顾近几年的教学成果,展望未来的民乐发展趋势,更好地攀援琵琶艺术的高峰,也是想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把琵琶这件乐器在江苏——这个丝竹音乐起源的地方更好地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它,喜爱它,使大家通过音乐提升对自己所处城市,所在地区所处国家的文化自信心。本场师生音乐会是江南丝竹为主题,以琵琶重奏、齐奏、独奏等形式呈献给大家,参演人员以研究生为主包括部分本科生。

开场第一曲《瀛州古调》六首源于瀛洲,今为上海崇明岛地区,属于江南丝竹曲目。其曲目多为文板小曲,其中《鱼儿戏水》、《雀欲归巢》、《顽童》等小曲,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每首小曲都描写了一个场景或事物,与崇明的民风、民俗、民情息息相关,是典型的标题音乐,并通过琵琶惟妙惟肖的表达出来。每个小曲可以独立演奏,也可以将不同的小曲组合连贯演奏,是我国琵琶流派中绝无仅有的。因为每首小曲节奏有一定的自由性,多用于独奏,而像刘石教授这样用于开场齐奏的,则是极为罕见。

接着乐曲《梦入江南》、《敦煌乐舞图》登场,一个江南、一个西域音乐风格对比鲜明,演奏者们对音色细腻的处理、音量精准的把控、相互间默契的配合,让观众表示过足了耳瘾。

原是民间所流行的一个琵琶曲调《龙船》描写人们在端午节龙舟竞渡时的欢乐情景。乐曲为表现欢乐纷繁的节日场面,用琵琶模仿锣鼓声,让观众觉得十分富有趣味。

协奏曲《蓦然》描写的是一对从小相识的青梅竹马的故事。琵琶与钢琴结合,如泣如诉,台下观众如身临其境见证了二人从“初识、相遇”到“别离、重聚”漫长的心路历程。

接下来的《早春》四重奏和《评弹印象》都取材于苏州评弹,乐曲既保留着江南丝竹的浓郁风格,又不失作曲技法上的时代感,实为巧妙。

    《云想花想》是著名作曲家王丹红创作的琵琶协奏曲,作品的灵感来源于李白诗歌“清平乐”其中的名句“云想衣裳花想容”!作品用女性化优美的旋律,以及灵动雀跃跌宕起伏的舞蹈性节奏,展现了如诉如泣、娓娓道来的深切情丝,让观众极为喜爱。

接下来的琵琶四重奏《夏》使用了热情而富有动感的新疆音乐题材来体现夏日的活力与茂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琵琶独奏曲,是著名的江南丝竹曲目。刘石教授与魏圩老师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引人入胜。

最后一曲《十面埋伏》极富特色,刘石教授坐在台上,同学们在台下,坐于观众中间,刘石教授在台上一领众合,琵琶声此起彼伏,不仅仅是演奏《十面埋伏》更像是演奏者“埋伏”在观众群中,乐曲表演的新意和本身热烈的旋律将音乐会推向最后的高潮,观众热烈的掌声久久不能停息

本场音乐会共十一首乐曲,以江南丝竹风格为主,并带有一些新疆风格乐曲,包含了传统与现代,对于刘石师生来说,这不仅是一场音乐会也是一场教学成果的展示与回顾刘石师生会不忘初心,在琵琶表演艺术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音乐学院文:刘静娴图:方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