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薪传”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优秀研究生毕业音乐会,作为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南京市文化馆承办的南京市文化惠民“百千万工程、520文化客厅·公益音乐会之一,于6月26日晚在南京市文化艺术中心成功举办。秉持南艺520毕业展演嘉年华“一校展演,全城盛宴”的宗旨,南艺音乐学院组织2023届优秀研究生们向南京市民呈现一场高质量的毕业汇报,吸引众多市民抢票观看,线上直播点击量超过五万人次。音乐会由音乐学院副院长陈洁老师策划组织、主持和导赏,呈现了十多个精彩节目,让观众们领略了艺术高校的魅力和风采。
陈洁副院长主
民乐合奏《志青云》
音乐会开场节目民乐合奏《志青云》是民乐系专为南艺520毕业展演嘉年华打造的委约之作,该作品气势磅礴、波澜壮阔,曲名取自王勃《滕王阁序》中“不坠青云之志”一句,表现了南艺学子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也饱含着老师对学生们的寄语与嘱托。
黄艾芸 琵琶独奏《静默之弦》
接着是三个民乐独奏节目,琵琶独奏《静默之弦》借鉴了印度传统乐器西塔琴中的滑音、装饰音、共鸣弦的特点,演奏者黄艾芸演奏技巧纯熟,音乐感染力十足。
林翎 古筝独奏《西凉沙影》
古筝独奏《西凉沙影》是南艺民乐系主任任洁老师一次西北之旅的感怀之作,以王翰的《凉州词》为灵感,古筝演绎出我国西部的风土人情。演奏者林翎与打击乐伴奏王盈默契配合,瞬间将听众带入了西域沙漠世界,展示了中国筝乐的独特魅力。
杨心成 竹笛独奏《深秋叙》
“秋风瑟瑟,黄花满地”,紧随西域怀想之后的是一首经典竹笛独奏作品《深秋叙》,演奏者杨心成以婉转凄美的笛声给观众呈现了“秋风瑟瑟,黄花满地”的秋日景象,赢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
泥安根 二胡独奏《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
顾添艺 小提琴独奏《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
《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原是作曲家陈刚创作于1976年的小提琴独奏曲,上世纪八十年代由江苏省戏剧学校二胡教师刘天华移植、改编为二胡曲。音乐会的一大亮点是将这首同名作品的原作和移植版本先后搬上舞台,给观众带来了富有表现力和韵味魅力的中西乐器对比展示。二胡圆润柔和,小提琴轻盈清脆,不同乐器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彰显。
黄小语 女高音独唱《我亲爱的爸爸》
之后,声乐、钢琴、音乐剧、合唱作品轮番上演。最著名的女高音咏叹调之一《我亲爱的爸爸》由黄小语演唱,她的声音深情动人,表达了少女劳莱塔为了追求爱情向父亲恳求的情景,充满了真情实感。
李格格 女高音独唱《梦乡》
艺术歌曲《梦乡》由南艺作曲系研究生陆禹臣创作,声乐系研究生李格格演唱,这首歌曲以江南茶林、茉莉花、金陵凤凰台和秦淮河的美好传说等多个江苏“印象”为灵感,赞叹故乡之美好,引人入胜。一首外国经典歌剧作品,一首自创中国风格作品,南艺学子一直在努力拓宽自己的音乐边界,在接下来的两首钢琴独奏中也体现出来这种融贯中西的音乐追求。
王煜 钢琴独奏《雅之声-琴韵》
王煜 钢琴独奏《雅之声-琴韵》
潘韵竹 钢琴独奏《少女与夜莺》
《雅之声-琴韵》由王煜演奏,展现了中国传统雅乐的细腻、委婉和优雅,模仿古琴、古筝和戏曲打击乐器的独特演奏技巧,演奏行云流水,只见双手上下翻飞。继而是由潘韵竹演奏的组曲《戈雅之画》中的《少女与夜莺》一曲,以夜莺的忧郁唱腔表达了少女对恋人的沉痛怀念,浪漫的音乐线条将诗意的画面和少女的情感完美传递给观众。
四声部无伴奏重唱《渔光曲》
之后是四声部无伴奏重唱《渔光曲》,由汪洋、周晓双、童彤和郦若瑜演唱,指导教师为滕缔弦。一人担纲一个声部对于歌唱者来说是不小的挑战,四位演唱者密切配合,以流畅的旋律和舒缓的节奏展现了渔船在海浪中的颠簸、渔民在风浪中捕鱼以及渔民苦难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
张依然《尽在爵士》
杨瑷伊 邓茹月 《是妈妈是女儿》
接下来是由研究生张依然演唱的音乐剧《芝加哥》选段《尽在爵士》,曲调融合了爵士乐和探戈元素,烘托出了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氛围,三位演员感染力十足,现场一片热烈。另一首由杨瑷伊和邓茹月演唱的《是妈妈是女儿》则完全展现了音乐剧学子不俗的唱功,温情脉脉的表演唱将大家带回一家团圆共看春晚的感人氛围中。
合唱 《我喜欢》、《告别时刻》
最后的两首合唱《我喜欢》和《告别时刻》均由彩虹合唱团指挥金承志创作,热烈感人的合唱将音乐会推向最高潮。合唱队员由南京艺术学院苏文婷副教授视唱练耳班一、二年级的同学们组成,作品排练时间非常短,但在管弦乐指挥专业研究生侯翀的指挥下演出效果极好,现场观众也一起参与互动。
借用《告别时刻》中的歌词“努力开吧,六月的花……一定要去到你向往的地方”,本次音乐会既是南艺优秀研究生们面对社会的毕业汇报,也是祝福他们真正走向社会的欢送会,既是“告别时刻”,也是“启程时刻”,明天,会是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