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报考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时间:2023-02-08浏览:7119

热忱欢迎喜爱音乐、志愿投身音乐事业的所有青年学子报考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早在一个世纪前,南艺前身“上海美专”就开始培养音乐人才。在百年人才培养道路上,我们始终秉承“闳约深美”的校训及“不息变动”的办学理念,坚持德艺双馨、坚持人民立场,精心设计每个学生的教育,以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完善的艺术修养、广博的人文视野,立德树人。百年来,我们积累了丰富的音乐人才培养经验,并在学科建设、科研创作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了突出优势和鲜明特色,在全国同类院校享有较高声誉。

我们的目标是面向世界、面向人类未来,建设弘扬中国文化精神、探索艺术奥秘、为时代贡献音乐智慧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音乐学院。

 

学院概况

 

学院积淀深厚,名师辈出。歌唱家黄友葵、李宗璞,民乐演奏家程午嘉、甘涛,小提琴教育家盛雪,古琴演奏家刘少椿、成公亮,二胡演奏家瞿安华、马友德,竹笛演奏家蔡敬民,扬琴演奏家钱方平,作曲家徐振民、王建民、吴小平、邹建平,钢琴教育家叶惠芳、方仁慧,指挥家石中光,音乐美学家茅原、刘承华,民族音乐学家高厚永、伍国栋,音乐学家居其宏、管建华、秦序等著名专家学者辛勤耕耘于此,培养了大量优秀创作、表演、理论研究及应用型专业人才。音乐学院现拥有完整的“本-硕-博-博士后”音乐人才培养体系:195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1978年获批音乐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4年获批音乐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008年获批音乐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6年,音乐学科在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2021年,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进入中国一流学科前10%。

音乐学院现有教职工110余人,其中专职教师96人、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59人。本、硕、博、博士后各类在校学生980人。

音乐学院拥有4个本科专业: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教育,下设音乐学系、民乐系、管弦系、声乐系、键盘系、音乐剧系、作曲指挥系、音乐教育系、基本乐科教研室、东方音乐系等。其中,“音乐学”与“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两个本科专业现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音乐表演”为江苏省品牌专业。新世纪以来,音乐学院师生在“金钟”“文华”等国内外各类音乐赛事中获奖百余项,在创作作品、举办音乐、出版专著、发表学术论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等方面,均备受同类院校瞩目。先后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教学奖励30余项,多名教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333人才工程”“青蓝工程”“江苏五四青年奖章”“霍英东基金优秀青年教师奖”等荣誉称号。

1.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2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厅

专业介绍

 

音乐学专业简介

 

南艺音乐学专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1978年获教育部首批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2004和2008年先后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高校品牌-特色专业)、南京艺术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连续获得江苏省优势学科一期、二期、三期建设项目,在国内外音乐学界拥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师资队伍:音乐学家郑觐文、刘质平、程懋筠、丰子恺、高厚永、易人、茅原、伍国栋、管建华、赵后起、班丽霞等专家曾在此执教。音乐学系现有博士生导师11名,在职教师均为博士学位,多人次获批江苏省“青蓝工程”学科带头人、优秀骨干教师及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工程、教育部霍英东基金青年教师奖、南艺“海粟名师奖”等;音乐学教学团队先后被评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南艺课程思政优秀教学团队。

培养目标:培养学术思维和研究能力,坚持“新文科”“新音乐学”“跨学科”开展专业建设和教育改革,夯实理论基础、鼓励独特创见,以学术促学风、以师风育生态,培养研究型、应用性的复合音乐人才。

课程设置:本专业课程群涵盖中西方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音乐哲学、音乐美学、作曲四大件和中国传统音乐、音乐人类学、音乐文献学、音乐考古学等知识体系,接受资料检索、经典阅读、田野调查、论文写作等方面的系统训练。 

 就业岗位:升学读研、高校或科研院所、中小学、政府文化馆站、企事业单位、编辑出版、文化管理、新媒体等。近两年本科生就业率分别为100%、97.22%。 

 优秀毕业生:杜亚雄、沈洽、李宝杰、李刚、宋戚、王虹霞、袁建军、潘明栋、鲁勇、申小龙、南鸿雁、韩启超、乔邦利、王晓平、张燚等。

3. 1980年,南京艺术学院召开“全国首届民族音乐学学术讨论会”,民族音乐学进入中国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简介

 

作曲专业于1922年就已具雏形,1958年,定为4年制本科教学(现为5年学制)。2000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作曲专业被江苏省教育厅立项作为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并于同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07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了本、硕、博士(后)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2010年作曲系荣获“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称号;2012年入选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2013年获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21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2022年获评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先后有黄自、吴伯超、戴粹伦、丁善德、贺绿汀、姜希、姜元禄、徐振民、孟杰、陈鹏年、华萃康、邹建平、吴小平、庄曜、王建元等学贯中西的著名作曲家在此任教。作曲系现有博士生导师3人,在职教师均拥有博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作曲技能,掌握作曲技术理论,能够在创作、教学、编辑等领域工作的音乐人才。

课程设置:本专业课程群涵盖作曲主课、和声、作品分析、复调、配器、数字音频基础等课程以及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江苏省精品课程)特色课程。在教学理念上,坚持传统与现代并重,鼓励创作技法多元化。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将过去的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课外作业的方法扩展到学生作品音乐会、作品研讨会、新作品工作坊和以教师为主讲的各类专题学术讲座等形式。2021年,贾达群教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特色作曲理论体系研究》,团队建设和项目育人成效显著。

就业岗位:升学读研、高等院校、音乐团体、政府宣教部门、企事业单位、文化管理、新媒体等。近两年本科生就业率分别为100%、98%。

优秀毕业生:徐振民、庄汉、王建民、吴小平、杜晓甦、戴荃等。

4.作曲系学生原创作品音乐会



音乐表演(中国乐器演奏)

 

音乐表演(中国乐器演奏)方向为江苏省品牌专业。从1921年办学至今,形成了深厚的底蕴与文化传统,百年来,硕果累累,成绩辉煌,居国内同类教学团队领先水平。1982年开始培养民乐表演专业研究生。2004年起,先后开始培养传统音乐美学、乐器学、音乐表演艺术理论等方向博士研究生。

师资队伍:民乐演奏家郑觐文、柳尧章、卫仲乐、程午嘉、甘涛,二胡演奏家瞿安华、马友德、钱志和、于汉、欧景星,古琴演奏家刘少椿、成公亮,琵琶演奏家周静梅、刘石,古筝演奏家涂咏梅、阎爱华,竹笛演奏家蔡敬民,扬琴演奏家钱方平、芮伦宝等一大批在中国民乐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家均在这里辛勤耕耘。民乐系现有教师多为全国金钟奖、文华奖获得者,如第五届、第九届“金钟奖”金奖、1项“文华奖”获得者任洁,第九届“金钟奖”民乐组合金奖获得者刘强,第四届“金钟奖”琵琶比赛铜奖、第九届“金钟奖”民乐组合金奖获得者童莹,第三届、第六届“金钟奖”二胡比赛银奖、铜奖及第九届“金钟奖”民乐组合金奖顾怀燕,第十三届“金钟奖”全国古筝比赛第5名获得者李寒月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演奏基本功扎实、曲目量丰富、传统风格与现代风格兼擅、具有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的精英演奏人才。

课程设置:本专业课程群涵盖专业主课独奏、民乐合奏、民乐室内乐、即兴演奏、中西方音乐史、音乐分析、民族器乐概论、世界音乐、音乐科技等。

就业岗位:升学读研、专业文艺团体、专业音乐院校、综合性高等学校、中小学、政府文宣部门、基层文化单位等。近两年本科生就业率分别为100%、97%。

优秀毕业生:陈耀星、朱昌耀、周维、邓建栋、卞留念、陈军、雷达、王文礼、俞晓冬、杨婷婷、江洋、祁瑶等。

2022年11月19日,新闻联播报道了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在泰国总理夫人娜拉蓬陪同下观看甘拉雅尼音乐学院和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民乐专业同学们的联合演出,并为两校建立发展合作感到高兴。


音乐表演(声乐演唱)专业简介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声乐系前身为华东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下设的声乐专业。1958年6月华东艺专更名为南京艺术专科学校,并由著名的歌唱家黄友葵出任音乐系主任,声乐专业快速发展。本专业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师资队伍:蔡绍序、黄友葵、李宗璞、严玲、王凡、顾雪珍、潘丽君等名师在此执教,桃李天下。声乐系现有多位教师不仅拥有海外留学、访学经历,在科研和教研成果方面也获得了数项国家级、省级等重要奖项。

培养目标:夯实声乐表演基本功,同时注重个人艺术修养和实践能力提升,着力培养舞台声乐表演精英人才。

课程设置:本专业课程群涵盖声乐演唱(美声、民声)、歌剧表演、舞台表演、重唱、合唱、视唱练耳、基本乐理、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中外音乐史、声乐发展史、钢琴基础、形体、正音等,打造“声乐思政课程”和“歌剧创作(表演)课程”,加强文学、戏剧、舞蹈、美术、设计等相关艺术门类与之相互交叉融合,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重视国际网络课程、在线课程建设,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讲学,深化国际交流,推行“师生音乐会”“学生音乐会”“星期音乐会”“课程音乐会”及各种比赛获奖者音乐会、优秀学生展演音乐会等,不断推出拔尖人才。

就业岗位:升学读研、专业文艺表演团体、文化馆站、高等学校、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专业培训机构。近几年声乐系学生就业率平均在97%以上。

优秀毕业生:张权、裴克、谭明、马秋华、殷桂兰、杨丽娟、张美林、袁晨星、张慧勇、王宏伟、雷佳、张其萍、邵萍等。


音乐表演(钢琴与键盘乐器演奏)专业简介

 

南艺前身上海美专时期的音乐人才培养,即已开展钢琴演奏教学。1952年,设置钢琴与手风琴专业,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一代又一代钢琴家辛勤耕耘,人才辈出。音乐学院钢琴系不仅担负着培养具有良好艺术素养的钢琴演奏、钢琴教育人才的任务,而且还为其他各种音乐相关学科提供基础辅助,对江苏省及周边地区钢琴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师资队伍:叶惠芳、方仁慧等钢琴家曾在此任教。钢琴系现有多位教师具有海外专业音乐院校钢琴演奏博士学位,钢琴主课教师多为研究生导师。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高超的钢琴演奏表演技能,掌握不同时期经典作品风格表现,曲目量丰富、艺术修养与艺术境界完善的钢琴演奏精英人才。

课程设置:本专业课程群涵盖专业独奏、室内乐、钢琴艺术史、中西方音乐史、即兴演奏实践、音乐学分析等。

就业岗位:升学读研、专业文艺表演团体、专业音乐院校、机关文宣部门、文化馆站、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专业培训机构等。

优秀毕业生:司马文兰、尹松、周修刚等。

5. 2015年5月22日纪念钢琴家叶惠芳教授逝世5周年音乐会举行


音乐表演(管弦与打击乐器演奏)专业简介

 

管弦系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的主要部门之一,在音乐学院办学百年历程中,逐渐发展为拥有16个专业乐种、5个乐器群组(弦乐、木管、铜管和打击乐)的本科、硕士、留学生、进修生等多层次、多方向的办学体系。

师资队伍:洪潘、张嘉敏、张志华、张靖平、郭国光、王登云等名师在此执教。现有师资队伍结构均衡,90%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或博士学位。

培养目标:掌握各历史时期经典独奏、重奏作品风格表现、曲目量丰富,擅长与专业交响乐团合作演奏以及从事专业教学、理论研究,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广阔、严谨认真和富有钻研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课程设置:本专业课程群涵盖室内乐重奏、管弦乐队合奏、钢琴基础、和声、曲式分析、音乐表演美学、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等。

就业岗位:升学读研、专业文艺表演团体、专业音乐院校、机关文宣部门、文化馆站、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专业培训机构等。

优秀毕业生:高明、孙健君、吕军、郭小明、颜洁等


音乐表演(音乐剧)专业简介

 

音乐剧系成立于2005年,是国内开展音乐剧人才培养较早的高校之一。经过十余年发展,目前已构建起硕士研究生、本科生、附中音乐剧班的人才培养链。近五年来,音乐剧系以剧育才、知行合一,自主创排原创音乐剧《古今流觞》《选择人生》《隐秘的光》《茉莉之音》《沧海一粟》等,相继荣获国家艺术基金、江苏艺术基金、北京大学全国音乐剧学院奖、中国台湾知音音乐剧大赏、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紫金文化艺术节等诸多立项与大奖。师生先后应邀前往美国、德国、韩国、泰国以及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开展文化艺术交流与展演。

师资队伍:现有教师多人次获得中国文化部文华奖“文华表演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

培养目标:掌握各历史时期经典作品表现、作品量丰富,擅长舞台演出以及从事专业教学、理论研究,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广阔、严谨认真和富有钻研精神的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本专业课程群涵盖声乐课(一对一小课)、台词课、表演课、舞蹈课、剧目创作与排演课、曲式分析、中西方音乐史等,还将思政教学融入剧目创作与排演课,近年创排原创音乐剧《归雁》应邀参加中国侨联与江苏侨联文化艺术交流展演。近年来,音乐剧系在日常教学中先后开办“音乐剧系大师课堂”“外教芭蕾基训”“剧目创作与排演”“音乐制作与录音实践”等特色课程,并坚持原创音乐剧的自主创作排演,为音乐剧学子在丰富课堂学习内容的同时,打下坚实的舞台表演基础,积累音乐剧创作、制作、排演、运营等全过程的实践经验。南京艺术学院与香港天星娱乐成立国内首家音乐剧学院——天星音乐剧学院并面向全校同步设立音乐剧奖学金与发展基金,定向遴选优秀毕业生就业,进一步将音乐剧专业与产业相结合,协同音乐剧事业更快发展。

就业岗位:升学读研、专业文艺表演团体、专业音乐院校、机关文宣部门、文化馆站、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等。

优秀毕业生:蒋倩如、冒海飞、张泽华、陈玉婷等。


音乐教育专业简介

 

南艺音乐教育人才培养始于20世纪90年代。长期以来,本专业培养了大量音乐学(师范)专业师资力量。2021年,“音乐教育”获批教育部本科招生专业。

师资队伍:赵后起、叶继红、管建华是我校音乐教育专业建设奠基人,现有教师均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求的高素质专业化音乐艺术人才,具备优良的音乐审美能力、宽广的音乐文化修养、全面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创新能力、良好的专业实操技能。主要包括钢琴演奏和声乐演唱技能、钢琴即兴伴奏和其他种类器乐演奏技能,掌握音乐教育教学法、音乐教育心理学,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及音乐创作等综合能力,从而能在各级各类学校、社会文艺团体、各企事业单位,从事多层面音乐教育工作的音乐教育学科应用型人才。

课程设置:本专业课程群涵盖钢琴演奏及伴奏、声乐演唱、合唱指挥及教育学、心理学、音乐教学法、中外音乐史、和声、作品分析等。实践教研活动包括实习、实训、社会调查、艺术实践、毕业汇报、毕业论文等,以及在音乐厅、剧场等舞台进行钢琴、声乐、形体舞蹈、合唱指挥、除钢琴之外的器乐独奏或重奏等;在特定实习的中小学课堂进行教学实践课程。

就业岗位:升学读研、专业音乐院校、中小学校、专业文艺表演团体、机关文宣部门、文化馆站、企事业单位等。

优秀毕业生:孟文豪、赵丛容、王咏梅、董海宁、杨润森、段宝君、倪傲然、龚蜜蜜等。

6. 外国专家大师班,讲解音乐教学法


培养特色

音乐学院的专业培养特色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能与思考相结合、创作与文化相结合、古典与现代相结合。

1、坚持思政育人的教育理念。深度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结合,在专业体系建设中融入思政元素,在专业教育过程中以思政元素为底色,坚持将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社会主义建设文化、红色文化摆在重要位置,培养具有“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为理想目标的专业性音乐实践人才。

2、培养高素质的音乐技能人才。音乐艺术的终极意义在于深入理解与表达对国家、民族的情感,在教学中以培养立德树人、专业技能、人文关怀、文化底蕴为教学目标,以传承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为己任,具有开阔学习学术视野,关注现实,以多元化的眼光来看待人类的音乐文化事象。

3、培养精深的专业技能表演人才。音乐表演专业着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并在关注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对不同风格音乐作品的理解力、想象力与表现力,实现对作品表演风格、尺度的准确把握。

4、构建跨学科、交叉学科知识体系的互动。在强调跨专业的同时,鼓励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构建讲授与研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模式,在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上,广泛涉猎人文、科技、自然领域相关知识,丰富与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

 

就业情况

 

近年来,音乐学院本科生年终就业率常年高于97%,本科毕业生或升学,或出国,或就职于各大乐团、中小学、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部分学生尝试自主创业获得成功。用人单位对音乐学院本科毕业生整体印象较好,对多数毕业生在敬业精神、诚实守信、基础技能、专业知识和团队协作意识等方面多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对部分毕业生在创新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方面的表现给予赞赏。音乐学院毕业生拥有良好的前程,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音乐学院2020届本科生总就业人数158人,年终就业率99.37%,具体就业去向为:升学26人,考取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编制9人,与各类公司签署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108人,应征入伍2人,自主创业7人,出国3人,灵活就业3人。

音乐学院2021届本科生目前总就业人数186人,年终就业率97.85%,具体就业去向为:升学33人,考取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编制5人,与各类公司签署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114人,应征入伍1人,自主创业4人,出国4人,灵活就业21人。

音乐学院2022届本科生目前总就业人数170人,年终就业率98.85%。具体就业去向为:升学28人,考取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编制7人,与各类公司签署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78人,应征入伍3人,自主创业4人,出国6人,灵活就业54人。

7 1995年,音乐学院师生访问日本,与日本艺术家同台演出马勒《第八交响曲》

8 2012年,百年校庆之际,音乐学院在国家大剧院演出

9 2019年,音乐学院师生参加“渡江战役暨南京解放70周年升国旗仪式”演出

10 2021年,音乐学院举办“音乐人才培养一百周年纪念活动”

11 校党委书记给全校师生上“音乐中的百年党史”课

12 音乐学院为“国家公祭日”演出

13 音乐学院与空军某部开展共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