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民康教授讲座:指向未来的艺术民族志

时间:2020-12-24浏览:1586

  12月10日上午10:00,在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麻莉副教授主持下,中央音乐学院研究院、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杨民康在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101会议室开展“指向未来的艺术民族志——兼论艺术民族志与相关学科的互文性渗融关系”讲座。

  杨民康教授指出,以当今中国的人类学和民俗界为例,讨论“朝向当下”和“展望未来”已成为一种学术时尚,人们此类研究观念的目的大致有三:其一是着眼于民俗学视角,意图从以往习惯于“向后看”“关注历史残留物”,转向“向当下看”注重民俗的新生与重构;其二是从多学科表演民族志视角,企望让研究更符合“(仪式)表演民族志”较为注重考察表演行为过程,而非仅只研究作品的学术趋向;再就是着眼于将立足微观现实及实践性研究与宏阔高远的理论建构(或未来蓝图)相结合的学术目的。艺术民族志/音乐民族志,究其学术意义,是行动趋向、亲身参与和指某种进行时——持续性过程或运动状态。简言之:艺术民族志的“立足当下,指向未来”趋向乃从艺术生产活动的创造性、动态性和前趋性三者体现出来。

  其次,杨民康教授从当代音乐文化两面性的集中表现及相关文化思考、有关音乐文化两面性的研究思维与方法论特点两方面讲述当代音乐文化的两面性及一种具“超民族志”特点的研究趋向。

  他认为当代音乐文化两面性通过文化样态、产品分类、符号类型、学科与方法论得到呈现。今天的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不仅要去考察其静态的共识性与当下性的内外部场域、语境条件要素,同时也要对伴随其“新生与重构”创造过程的,滚雪球般向前运动、拓展的活态现况和动态趋向给予同等的关怀。另一种研究趋向提倡在“立足当下”或“表演场域”的基础上,实现多学科之间的合作、交流、互动、碰撞和互文性渗融,且由此催生出一般“指向未来”的强劲趋向。

  杨民康教授列举乔治·马库斯的”超民族志“研究以及以往学界乔姆斯基结构语言学、克里斯特娃的解析符号学以及罗兰·巴特的文本符号学等相关方法论的主张(参照系)对音乐民族志近年来多种新的研究倾向进行说明。

  杨民康教授对音乐文化如今面临的问题以及研究对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荷兰文化学者冯·皮尔森对于“文化“的定义和中国先哲对“文化”的解释来看,杨民康老师认为文化不是名词,而是动词,指代文化产生的过程。

  最后,杨民康教授就艺术民族志学术目的归结为以下四个要点:

  第一:应充分意识到“非遗”保护和传承的目的,首先在于去认识和了解那些在及时性场域里发生,带有围观、动态文化活动性质的内部展演过程,而非作为结果的“产物”(或产品);

  第二:着力挖掘和认识那些正在传播、传承过程中的书面和口头文本中,充满了可写性、岐义性、未完成性、可阐释性及可复制或即兴改编的“生成(产)文本”。

  第三:还有必要将共时性表演景观投放到较为宏观的外部历时性文化进程中,使之得到适当的维护和永远延下来;

  第四:将此“共时、历时”“内部、外部”“微观、宏观”双重运动过程“合二而一”地归并到“当代性”平台和语境中进行讨论,同时借助于相关的符号学观点,以探究其中蕴含的元理论和方法论要素,意在去探索一种艺术民族志语境下的,从表演民族志个案研究迈向跨文化、超时空比较的多点民族志或“超民族志”研究。

(刘钰滢2020级音乐教育理论硕士研究生 )